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注重于自身文化修養的提升,前往博物館、畫廊、藝術展是不少人們的實現文化、藝術熏陶的方式,而加入了沉浸式投影的藝術展也是收獲了許多青睞。
沉浸式藝術展運用數字化虛擬技術合成并重構世界,通過藝術與環境的融合,為用戶打造一個特定的空間。其實早在上世紀初,藝術家就已經開始嘗試將沉浸式投影應用到藝術展覽之中,在2016年10月,美國惠特尼美術館舉辦的“夢境:沉浸式電影與藝術”展覽中,就完整的介紹了沉浸式投影與藝術展覽多年的羈絆。
科技感、互動性、趣味性是沉浸式藝術展與傳統藝術展不一樣的特性所在,科技的進步與設備的更新使得最后展現給游客的沉浸式投影效果非常的生動,在展館中每走一步都能發現它新的魅力所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曾說過:“傳統審美觀念中,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關系是’靜觀’,存在空間和心理上的距離和隔閡。但今天當代藝術更多談到的是’融入’,強調主體與對象相互滲透。沉浸式藝術是一種主體對客體的全方位包圍、置入。”
沉浸式投影在藝術展中的應用,是隨著科技進步從而生成的新型藝術形式,兩者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將技術與藝術的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色彩傳達給大眾,才是它的意義所在。